【「存在」指的是什么】存在概念的含義與使用(整理版)
作者:烈火實驗室(烈火·巴圖魯·索南雍仲)
一【哲學(xué)中「存在」等概念的含義】
1、「存在」
漢語翻譯哲學(xué)用詞時,使用的「存在」一詞,being或to be,源于希臘文λóγο最早由赫拉克利特使用,即logos「邏各斯」一詞,后來巴門尼德明確確定的σν(希臘文,譯為哲學(xué)研究的對象,同「存在」,如巴門尼德「殘篇」2第三行所討論的對象譯文漢譯為「存在者是存在,不存在者不是非存在」)εστιν一詞即「存在」]英文to be。所以在古希臘λóγο、σν、εστιν三個詞的詞義是一致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并未使用邏格斯這個概念,但是希臘哲學(xué)中潛藏的認為宇宙萬物混亂的外表下有一個理性的秩序、有個必然的規(guī)則和本質(zhì)的觀念卻和邏格斯概念是潛在相通的。這個詞專門用來指現(xiàn)代所謂的「邏輯」并與原始的「存在」意徹底分離成兩個哲學(xué)內(nèi)容,是在中世紀稍后的時間。關(guān)于這個問題,后邊還會從Ontology一詞的構(gòu)成說明可以旁證。
2、「本質(zhì)」「實體」「實質(zhì)」
「本質(zhì)」與「實體」、「實質(zhì)」,拉丁文及英文的substance和essence,其中substance一詞,中文譯文即「實體」、「本質(zhì)」、「本體」,essence一詞多數(shù)時候都被譯為「本質(zhì)」。
這個詞實際上是對古希臘文ousia「ουσια」的兩種不同翻譯或替代詞,ousia則由ousa衍生而來,ousa和on「σν」同是eimi(不定式einai)的分詞形式,只是不同性,estin「εστιν」是eimi「英文to be」的第三人稱的現(xiàn)在時動詞。實際上ουσια與εστιν并沒有區(qū)別。鑒于亞里士多德的ousia來自ousa而與einai/eimi/on同源同義,拉丁文將該詞(ousia)譯為essentia,英文譯為essence,中文譯為本質(zhì)。但是,中古時代的哲學(xué)家波埃修斯(Boethius,480-524)在譯注亞氏的『范疇篇』時,將亞氏的ousia譯為拉丁文substantia。波埃修斯的譯注對后世影響深遠,substantia漸漸成為了亞氏的ousia的通用譯名。中文在翻譯時,也把亞里士多德的此詞直譯為「實體」。
但實際上,拉丁文substantia是神父特土良「也譯特圖里安、德爾圖良,拉丁語Quinto Septimio Florente Tertuliano,在英文中通常被稱為Tertullianus,150年-230年」在其巨著『駁帕克西亞』(Against Praxeas)中發(fā)明了許多的新字之一。意思是指:基本上的本體存在,表達神內(nèi)部基本的一體,盡管在向人啟示時,神似乎顯得很復(fù)雜。substantia是三位一體之三個位格所共有的。它不是三個位格之外的某個東西,而是表達其共有的基本合一,就是獨立但不分裂。
3、「本體」「形而上」
Ontology「本體論」一詞是由17世紀的德國經(jīng)院學(xué)者郭克蘭紐「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于他用拉丁文編撰1613出版的「哲學(xué)辭典」。此詞結(jié)成,有兩種說法:
1、ont「σντ」加上學(xué)問的詞綴ology構(gòu)成,即「關(guān)于ont的學(xué)問」。ont源出希臘文,是on「σν」的變式,相當(dāng)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門尼德所說的「存在」。(見海德格爾「形而上學(xué)導(dǎo)論」)
2、由「to on logos」組合而成,其中on「σν」的變式直接使用,其直譯為「關(guān)于研究存在的邏各斯(學(xué)問)」。(見張志偉教授「西方哲學(xué)史」)
Ontology一詞是用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形而上學(xué)」一詞的,不管其結(jié)成方式是哪種,「針對存在的存在」就是「本體論」的意思。也即「形而上學(xué)」的同義語。
4、「實在」
「實在」英文「reality」,源于拉丁文realitas。蘇格蘭哲學(xué)家鄧斯·司各脫(John Duns Scotus,約1265年-1308年)于13世紀將該詞引入哲學(xué),認為它與being(存在)同義,而兩者與實存(existence)之間也沒有明確的區(qū)別。
5、「形式」
「形式」eidos一詞源于動詞idein(看見或觀看),它可以表示用肉眼所見到的一物之外觀或形狀(shape),也可以表示用靈魂之眼所見到的一物之內(nèi)在結(jié)構(gòu)或本質(zhì)「essence」。另外,形式也有邏輯學(xué)上「屬」(species)的意思,與「種」(genos)相對應(yīng)(注:這里的「屬」和「種」采用了苗力田先生主編的『亞里士多德全集』中依據(jù)希臘文原義的譯法,即「種」的外延比「屬」大,它與其他邏輯學(xué)著作及一般教科書中關(guān)于「種」、「屬」的譯法剛好相反。)。其中,shape意義上的eidos與另一希臘詞morphe(形狀)同義,essence意義上的eidos則相當(dāng)于亞里士多德的專門術(shù)語to ti en einai(其所是的是)。
6、「我」「自性」
印度語中的「我」,音譯「阿特曼」,原意指呼吸,大約三千年前的『吠陀』時代具備「靈魂」的意思。漢譯過去多譯做「我」;現(xiàn)代介紹性的書籍多直譯為「靈魂」;哲學(xué)界多譯作「自性」或「本體」,俄國佛學(xué)家舍爾巴茨基譯為「自性本體」。
【由此可見,存在、實在、實體、本體、本質(zhì)、實質(zhì),形式等詞,以及印度文化中的「我」「自性」等,在哲學(xué)概念中,是相同的】
為避免概念太多而導(dǎo)致文章混亂難讀,本文一般只使用「存在」和「本質(zhì)」兩個概念討論問題。
———— 待 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