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兩個問題。
職場上,什么樣的人最容易被淘汰呢?
對工作敷衍的人,因為敷衍,所以工作完成得肯定不會出色,也正因為如此,便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職場上,什么樣的人最痛苦呢?
不想工作,討厭目前的工作,但又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工作的人,這些人有一絲被逼無奈的悲愴,也會時常伴隨著抱怨聲。
其實,這兩個問題和答案,就是現在很多人工作遲遲沒有突破,人也整天萎靡不振,焉了吧唧的原因。
最近在看稻盛和夫的一本書,這個創(chuàng)辦過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企業(yè)家,在書里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工作即是修行。
隨著這些年工作經歷、人生閱歷的積累,對「工作即是修行」深感認可。
那些把工作當修行的人,往往都混得挺好的。
01
將工作當成修行,可以成就你的心
人為什么要修行?
在影視劇里,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在深山老林里修行的世外高人,他們無一不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擁有著大智慧,看問題透徹,平常人有什么煩惱就會去請教這些人。
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讓一個人可以用更好的心境和態(tài)度去面對所遇到的人和事。
心態(tài)左右意識,意識決定行為,以不同的態(tài)度面對和處理問題,結局往往是天壤之別。
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曾在寫給兒子的信里這樣說道:“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
可惜的是,今天很多的職場人就是屬于將工作當成義務的人,被迫地去工作,所以幸福感很低。
也正因為這樣的態(tài)度,在工作中的表現就是敷衍了事,混混日子,能不做的堅決不做,能做70分,絕不會想著如何提升到80分,遇到問題就就怨聲四起。
說白了,這就是沒投入真正的感情在里面。
人是感情動物,為了喜歡的姑娘,你可以跑幾公里之外去買份她愛吃的牛雜湯;而如果你不喜歡她,可能連去廚房拿個蘋果都懶得動,連聽到她的聲音,心里就老大不開心。
這就是心態(tài)不同造成的區(qū)別。
所以,我們才需要將工作當成修行,在工作中尋找到意義和樂趣,畢竟工作在我們的一生中占據了很大的一塊地。
試想一下:如果你每天總是懷著上墳的心情去上班,這樣活著豈不是太痛苦了。
說實話,很多人不開心,事業(yè)不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給自個兒挖了坑,上了鎖。
02
將工作當修行,才可以成就你的事業(yè)
一個能夠將工作當成修行的人,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專注精力、投入感情,而往往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比較容易將事情做好。
所以說,將工作當修行,結果不僅可以成就你的心,還可以成就你的事業(yè),收獲頗豐。
在《我是演說家》的舞臺上曾來過一名演講者,他叫竇立國,是一名快遞員。
五年的時間里,他掙到了200多萬,最巔峰時一個月掙了20多萬;馬云的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帶了八個人敲鐘,其中就有一個是他。
一個從山村里走出來,沒有太多文化的快遞小哥如何能成為馬云的座上賓,憑什么可以短短幾年掙了200多萬?
2008年,竇立國進了快遞公司,當時快遞行業(yè)不景氣,收不到件,一天幾十塊錢的收入,還備受歧視,很多人都辭職了。
竇立國印了一萬份名片和小廣告,每天早上在負責的那幾個片區(qū)里見人就發(fā),可是人家看完就扔,他就沿著路一張一張撿起來,第二天接著發(fā)。
后來,他想到了在名片上加印了一些訂餐、訂水的信息,為顧客提供了一些周邊的信息服務,他還自制了腳蹬三輪快遞車,在車身上貼上醒目的廣告,讓自己的三輪車成了一個移動的廣告牌。
別人將快遞送到了就結束了,但他會和客戶聊會天,了解客戶的喜好。
有一位老客戶快退休的時候,竇立國便給他送了一束鮮花,讓這位老主顧很是感動,他片區(qū)里寄件較多的客戶們經常會收到他的小禮物。
北京很大,很堵,在地圖軟件沒有出來之前,竇立國為了提高送件寄件的效率,手繪了不少出行的路線圖,在什么時間段哪條路不那么堵,有哪些小路可以走,在圖上都標記著很清楚。
竇立國有一番話說的很好:很多人沒有把小事放在眼里,所以就丟了大事。雖然我們起點沒有別人那么高,但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眼里邊有活,手多動一點,腦子多想一點,我們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竇立國式的成功絕非偶然,一個能把自己正在干的這份工作當回事的人,一般混得都不會差。
很多人現在處于迷茫和掙扎期,很多人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滿意,不妨問問自己:有沒有把這份工作當回事?有沒有全身心投入進去,還只是敷衍了事,瞎混混。
將自己正在干的事當回事,你的內心才會充實,把工作做好了,修行到家了,錢自然就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