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價值觀取勝
當你工作的時間越久,越能發(fā)現(xiàn)到最后決定一個人成敗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做人。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任何一個行業(yè),做到最后都是一個金字塔結構。你越往上走,會發(fā)現(xiàn)頂尖厲害的就那么一小撮人。大家都是聰明人,論能力大差不差,無非是各自專精的領域有所不同而已。
當圈子一縮小,名聲就開始變得格外重要。誰做過什么有名的案例,誰有過什么光輝事跡,誰以前坑過公司的錢,誰出過什么大事,稍微打聽一下都知道。
最后讓你行走江湖的不再只是能力,而是大家提起你的名字時會有的“反應”。
而名聲,就來自你為人處世的價值觀。你本質是個什么樣的人,就會做出什么樣的事。
如果你為人正直,不欺上瞞下,不逃避責任,把這個好名聲經(jīng)營下去,越往后給你帶來的好處越大;
相反如果你為人自私,喜歡耍小聰明,走旁門左道的捷徑,也許一時能夠得意,但對你的個人名聲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持續(xù)損害,最后就變成人人喊打。
當然這個“打”不是真的打,而是一提起這個人時,人們都會秉著一種避之不及的態(tài)度。未來無論是合作還是雇傭,大家都會在心里豎起一道墻。
這叫名聲透支。
我至今記得一位朋友和我講過的故事。那時他還年輕,畢業(yè)進入了一家知名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他同部門有一個同事叫N,和他年紀相仿,但工作野心特別大。
說是“野心”,其實就是對金錢的渴望。這個N平時最喜歡和我朋友灌輸“升職要趁早”的理論,認為二十五六歲就坐上經(jīng)理總監(jiān)的位置,月薪起碼三四萬才能算人生贏家。
N有一定工作能力,但他不滿足于公司內(nèi)部的升遷體系,覺得兩三年才升一次太慢了。于是他開始頻繁在外面投遞簡歷,和我朋友聊天的畫風都是這樣的:
“那個X公司太摳了,才給我漲薪30%!
“我跳出去薪資起碼要翻倍才能對得起自己啊。”
“以前隔壁部門的那個XX,去外面都是50萬一年了,我報40萬真是太少了!
N面試了幾個月都沒有合適的,我朋友以為他就此放棄了。沒想到過了兩天,N立馬閃電辭職,據(jù)說是找到了新下家,工資翻了兩倍不止,頭銜也變成了副總監(jiān)。
本以為這事就這么結束了,但后來爆出的事情讓我朋友驚掉了下巴。
原來N跳槽到新公司之后,把原公司的技術專利和數(shù)據(jù)偷偷帶了過去。而那個公司很快做出了和N的原公司幾乎一樣的產(chǎn)品,后來被原公司法律起訴,鬧出了不小的風波。
這個事情造成了很深遠的影響,N的名聲在行業(yè)里也變臭了。往后三四年時間他都只能呆在那家公司,外面沒有一家公司敢要他。最后,N也逐漸被邊緣化,直到在一次裁員風波中被公司拋棄。
因為一時的得失而葬送了自己這么多年的職業(yè)生涯,這個代價不可謂不大。
導致這一切的,就是職業(yè)素養(yǎng)的缺乏以及價值觀的偏頗。這些在年輕時可能覺得無所謂的東西,才是真正決定你往后幾十年職場生涯走向的關鍵因素。
就像我這位朋友,他沒有像N那樣急于跳槽,而是沉下心來打磨自己的產(chǎn)品技術。在工作第5年的時候,被另一家更大的巨頭公司挖走,帶領團隊做出了業(yè)內(nèi)小有名氣的產(chǎn)品。再后來節(jié)節(jié)高升,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產(chǎn)品帶頭人的角色。除了薪酬,他還拿到了公司股份。
你說僅僅是因為他能力強?
當然不是,是價值觀讓他走到今天這一步。
價值觀是最高的做人準則,它自上而下指引著一個人的思考和行動習慣。從最細微的小事到最宏大的格局,全都是價值觀在背后起作用。而你只用做好手上的事,至于其他的,用郭德綱的話來說:
“全靠同行的襯托!
壞的價值觀讓你越走越堵,好的價值觀讓你越走越遠。很多時候,你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只用靜靜等待開花結果。
越早形成自我思考體系的人,工作效率會越高,也越容易獲得職場晉升。這個道理我是很晚才明白。
所謂體系,就是方法的邏輯集合。
但它并不是簡單地將方法羅列在一起的“物理疊加”,而是抽離出具備相同本質的東西,不斷進行刪減和總結,最后用自己的邏輯將它們表述出來。這是一種“化學反應”。
a) 給老板定機票;
b) 分析一個App 的結構和功能組成;
c) 和同事開會分配工作任務;
d) 制定假期旅行計劃;
以上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事情,思考邏輯都是按照:
現(xiàn)狀—需求—矛盾—方法—檢查,這5個步驟來進行。
比如給老板訂機票,首先我們要知道老板的行程安排(現(xiàn)狀)和作息習慣(需求)。機票時間既要在行程安排的時間內(nèi),又要盡可能附和老板的生活作息,至少你不能讓他坐紅眼航班。
接著,你要思考同時滿足這些條件時是否會有矛盾存在,通常大概率都是會有的。比如老板接受不了早上8點的航班,但飛行時間最短的就是這一班。這時你就要確定優(yōu)先級,是盡快到達目的地重要還是舒適前往更重要?你需要和老板去溝通。
當你把所有的現(xiàn)狀、需求、矛盾都羅列清楚之后,分別針對不同的情況就可以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比如要求盡快到達,可以有哪些航班;要求不趕時間,又可以有哪些航班;要求乘坐舒適,哪些航空公司的飛機可以滿足......
最后一一檢查確認信息無誤后,提報給老板,讓他來做選擇題。
而以上這個思考流程中,有許多共性的思路都能用在其他3件事情的分析上。
比如訂機票時考量的維度,就可以用在制定旅行計劃上;
比如確認優(yōu)先級的思路,同樣能用于開會分配工作任務上;
再比如對老板訂機票需求的拆分,可以用在App 的結構和功能分析上。
不同方法之間的彼此串聯(lián)和借鑒,共同構成了你的思考體系。這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底層技能基礎(如下圖)。
并且這樣做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你的方法可以被復制化。
復制給誰?
當然是企業(yè)組織里的其他人。你的同事,你的團隊,甚至你的老板,這時你創(chuàng)造的價值就不再以你個人為單位來計算,而是開始以規(guī);淖藨B(tài)成倍增長。
舉個例子。
現(xiàn)在許多運營抖音、小紅書的網(wǎng)紅經(jīng)濟公司,就已經(jīng)琢磨出一套迅速幫助普通人成為網(wǎng)紅的方法論。
里面包括視頻腳本如何編寫,表演場景怎么選擇,表情拿捏如何到位,什么時候植入商品,都有一套經(jīng)過嚴密論證的方法體系。套用這個框架,就能像流水線一樣大批量復制網(wǎng)紅,實現(xiàn)規(guī);氖找嬖鲩L。
這才是商業(yè)模式的高級形態(tài)。方法解決的是從0到1的問題,而體系解決的是從1到10的問題。
如果你是那個創(chuàng)造體系的人,就不再需要出賣自己的時間去換取收益,而是通過培養(yǎng)團隊,將成功經(jīng)驗乘以十倍甚至百倍。即使你什么都不干,你建立好的體系都在那里源源不斷為你賺錢。
做到這個地步,你的身價會呈指數(shù)級上升。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職場上都有一條鐵律:
會講話的人,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這里說的“講話”,并不是單純指說話好聽,而是表達技巧。職場是一個表現(xiàn)場,會表達自己是一種高級的自我銷售技能。
通常表達技巧有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清晰。
能用一句話講清楚自己的目的,就絕不用兩句話。我在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的人,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被他說得非常累。這就變相導致了溝通效率的降低。
通常我們可以用”主謂賓“組合來自檢自己的表達清晰度。
所謂主謂賓組合,就是一句話里起碼要有行動主體(主語),行動本身(謂語)和行動對象(賓語)。
例如:我贊成他的觀點;我們應該放棄這個計劃;這個方案缺乏深度。
在滿足主謂賓的條件下,再繼續(xù)檢查用詞是否容易讓人造成歧義或誤解。
例如,“深度”這個詞具體是指哪些考量維度?是內(nèi)容的詳細程度,還是對本質原因的探究程度,亦或是缺乏差異性?
按照這個步驟去自我檢視,爭取說出去的每句話都能落地到一個明確的點上,這就是清晰。
第二個原則,是有理。
職場上90%的溝通都是在表達觀點。無論是開會,演講,賣稿還是談判,本質上都是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從而推進工作進行。
而說服的關鍵,就在于你要有理有據(jù)。這就像寫論文一樣,你提出了論點,一定要附以論據(jù)來支持這個觀點。
這里講一個基本的說服句式:
“我認為... 是因為...”
把這個句式植入到你的表達思路里,說出的每句話起碼要找到三句話來佐證,無形中你就讓自己變得無懈可擊。
第三個原則,是獨特。
做到了前面兩個原則,說明你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邏輯溝通技巧。但是想要讓自己脫穎而出,這還不夠,因為你不夠獨特。
所謂獨特,就是你要給自己的表達加入個人風格,從而讓人們記住你。
到了這一步,可拓展的范圍就變得非常廣闊,因為這和你的個性息息相關。
比如有的人是死硬理性派,說話言必談數(shù)據(jù);有的人善于講故事,喜歡將一個大道理用淺顯的故事娓娓道來;有的人擅長精神鼓舞,通過打雞血灑雞湯來讓聽眾亢奮從而售賣自己的觀點......
這些都叫表達風格。
雖然風格可以千變?nèi)f化,但要記住一條,你的個性化一定要符合表達場景和聽眾的需求。
當你和客戶高層開會時,就不適合用打雞血的方式;在你和消費者用戶溝通的時候,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當你面對的是資深專業(yè)人士時,就不要用淺顯的話語鋪墊開場,而是直戳要害。
不同的表達風格,對應不同的聽眾和場景,這是在表達之前就要考慮清楚的。
時間有限,關于這一點暫時講這么多。最后總結一下,在職場上取勝的三個方法:
1. 用價值觀取勝;
2. 用思考體系取勝;
3. 用表達技巧取勝;
其中,第一點是核心基礎,脫離了價值觀,其他一切都不存在。第二點和第三點是非常實用的方法,無論你在哪個行業(yè),都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