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基礎
根據科斯經典企業(yè)理論,市場交易成本的存在,導致企業(yè)的產生。使用市場價格機制是有成本的。企業(yè)通過某種權威來代替市場價格機制配置資源,可以節(jié)約市場交易成本。也可以說企業(yè)用長期契約代替市場短期契約,降低了交易成本。
隨著企業(yè)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企業(yè)所有者委托專門的經理人員經營公司,第一層的委托代理關系成立。由于有限理性、交易成本和資產專用性三項因素的存在,雙方交易之間存在交易成本,致使作為第一層委托代理關系基礎的契約是不完善的。
基于受托責任和決策有用理論的支持,管理者出具財務報告已是既定事實。制度的不完善、市場的非有效、管理者的投機行為等為財務報告窗飾提供了可能。
二、會計報表附注窗飾的定義
會計報表附注在表外以附注的形式對不能在財務報表內體現(xiàn)的信息進行披露,既包括數字信息,又有大量的文字信息,并依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等特點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近幾年來,國家不斷對會計報表附注進行規(guī)定,從1992年首次給出會計報表附注的定義,到2006年詳細規(guī)定會計報表附注應披露的內容。
但是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繁榮,會計準則的制定總是滯后的。由此帶來的經濟后果也越來越嚴重。各種會計作假也層出不窮。很多會計人員和相關專家對此很是反感,由是便認為凡是不符合經濟事實的會計信息都是虛假的,應予以嚴懲。本文認為不能一概而論。
會計報表附注窗飾是指公司管理當局在不違背現(xiàn)行法律及相關會計準則的前提條件下,對出具的會計報表附注進行的各種謀略與技巧的美化。這種美化既有規(guī)則的運用,又有心理學、行為學等理論的理解,還有語言描述的慣性反映。按照會計報表附注窗飾表現(xiàn)手法的成因,其可分為規(guī)則性窗飾、行為性窗飾和習慣性窗飾。
三、規(guī)則性窗飾與自利性歸因
規(guī)則性窗飾是指會計人員利用會計準則制定的滯后性對會計信息進行的違反客觀經濟事實的窗飾。會計準則是相關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是各方利益的均衡。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從客觀事實的出現(xiàn),到人們認識、理解并攝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作出反應,再到各方力量的對比,最終達到均衡,相關部門制定出會計準則。這需要一個過程。規(guī)則性窗飾便是會計人員利用會計準則制定的滯后性,對新出現(xiàn)的會計問題,按照有利于自己公司的方式進行的處理。
按照印象整飾理論,個體都有展現(xiàn)自我美好、掩蓋自我不足的傾向。會計人員按照管理層的意愿出具的會計報表附注同樣應用了印象整飾理論。公司管理層利用會計報表附注中的文字信息進行印象整飾,最常見的手段之一,就是自利性歸因,具體表現(xiàn)在:取得良好業(yè)績的公司傾向于將積極業(yè)績歸因于內因;取得不好業(yè)績的公司傾向于將消極業(yè)績歸因于外因。
四、行為性窗飾與架構效應
行為性窗飾是指在遵循現(xiàn)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對披露的會計信息進行的窗飾。例如會計信息的“架構效應”行為。架構效應理論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 Kahneman)的前景理論的核心概念,是指人們的選擇行為會受到對問題所作的不同陳述或架構方式的誘導,產生有系統(tǒng)的偏好改變現(xiàn)象。
架構效應理論在會計報表附注中的應用之一是順序效應。具相關學者通過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上市公司出具的會計報表附注中會計信息的排列順序存在起始效應,即上市公司管理層傾向于將利好消息放在前面,將利差消息放在后面。
五、習慣性窗飾與頻率效應
習慣性窗飾是指會計人員根據以前的習慣,無意識地對會計信息進行的窗飾。例如會計信息表述的“頻率效應”行為。在科學發(fā)展史上,概率和百分比是人類進化史上較晚出現(xiàn)的表征不確定性的一種方式。根據最小努力原則,標準概率格式出現(xiàn)后,人們就習慣上這種簡單的表達方式,而逐漸放棄了復雜的自然頻率格式。Gigerenzer等人通過實驗提出頻率效應理論。該理論認為,數學上等價的表述形式(即信息格式)在人的理解方面會產生差異。標準概率格式比自然頻率格式更容易讓人模糊,更不容易反映客觀事實。在會計報表附注中,用標準概率格式表達公司的經營業(yè)績,當公司經營業(yè)績好的時候會給信息使用者傳遞一種積極的信號。
六、治理思路
會計報表附注窗飾是利用會計準則的彈性對報表附注進行的一種技巧與策略的美化行為。隨著國際拓展與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運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對會計報表附注進行窗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國外公司大都對會計報表附注進行窗飾的情況下,我國會計界也不能全盤否定窗飾的積極意義。
但是會計報表附注窗飾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驅動。公司對會計報表附注進行窗飾需要大量的成本。筆者(2009)已經證實我國上市公司存在對報表附注進行窗飾的行為。根據成本效益原則,會計報表附注窗飾改變了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為了維護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防止窗飾變成虛假,應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
規(guī)則性窗飾是利用會計準則的滯后性作出的違反客觀經濟事實的行為,是公司管理層為了實現(xiàn)預定的目標,有目的的歪曲經濟事實,誤導信息使用者的操縱行為。規(guī)則性窗飾必然會造成資源配置的不公,危害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會計準則制定者應及時進行準則的制定與完善,減少準則的漏洞,盡量避免規(guī)則性窗飾的發(fā)生;同時加大規(guī)則性窗飾的懲罰力度。
行為性窗飾和習慣性窗飾都是在遵循現(xiàn)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進行的,有利于提升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也有利于我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應在不違背客觀經濟事實的情況下加以扶持。
參考文獻:
[1] 袁小勇。財務報告窗飾研究[M]。 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6,9.
[2] 袁小勇。財務報告窗飾產生的理論分析[J]。 財會研究,2007,12.
[3] 孫蔓莉。公司年報中的印象管理行為研究[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2.
作者:翁懷達 來源:《管理觀察》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