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注】辯證法指示者歷史批判科學規(guī)定也。因此,以下的論題多少令一般的讀者感覺莫名其妙,其可能遇見的問題是:(1)表達上迥然異于常見敘述形式;(2)按照常理,理解辯證法的一個重的途徑是先解讀德國古典哲學,次之是在《資本論》的辯證邏輯上下功夫,爾后結(jié)合馬克思經(jīng)濟學“某些原理”來印證這一邏輯力量,而能寫出一定新意,但作者恰恰沒有這樣做;(3)思維和表達嚴重“不經(jīng)濟”:把多個主題置于同一個空間,導致論點流變,行文倒好似未經(jīng)琢磨的工作草稿。結(jié)果自然是,“原像”不僅支離破碎,而且更加晦暗不明。這些指責在有了本書對歷史研究性質(zhì)的經(jīng)濟學“總說”(即本書的“寫在前面”)之后應大為緩解,畢竟,從舊的語境中走出不是一件易事。單就語言而論,辯證法是被譯介過來的思想,在工作用語上,革新的對象依然是它的“體”(歷史),而非“用”層次。它在原始的形態(tài)上是無法被“翻譯”的,只能在轉(zhuǎn)義中獲得中華對接。所謂原像問題,并非文獻學梳理或評估,實為工作方式轉(zhuǎn)化,于是有了關(guān)于“政治經(jīng)濟學的中國語境”批判性考察。然則,這里絕不是尋找什么辯證法的“漢語詞匯”,也不是借由引言式的感言抒發(fā)“漢學思想”,而實在是體現(xiàn)一種“工作吁求”。即是說,如果通過這一番考察,我們恰恰提供不出一個適當?shù)母爬姷霓q證法工作定義,那么恰好就說明它從來也不僅僅是一個“在那里”的問題,要想理解把握,還須有一個“從這里”的問題。所謂“從這里”,實際就是以“本土”(中國學者,尤其越來越年輕的中國哲人和經(jīng)濟學人)的眼光來具體審視和運用好它的問題。如此,以下交流和商榷亦就富有了工作針對性,這鋪墊好了從正面闡述中華科學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