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3068 發(fā)表于 2015-9-19 09:39
“剩余價值”最初來源于重農學派的“純產品”概念!凹儺a品”是指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農民勞動時間 ...
又是真正的文不對題。
在馬克思看來,生產有三種:使用價值生產、價值生產和剩余價值生產。在自然經濟條件下,人們生產的是使用價值;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人們生產的是交換價值或價值;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人們(資本家)生產的才是剩余價值。
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如果產品出賣后不能帶來剩余價值(利潤),即使能夠給工人發(fā)出工資并補償生產資料的價值,資本家也不組織生產,因為對于資本家來說,那是非生產性勞動。
相反,即使不能生產使用價值,只要能給資本家?guī)砝麧櫍ㄊS鄡r值),那么,對資本家來說,就是生產性勞動。
把是否生產性勞動的問題扯進來,不是文不對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