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的價值”?首先要解決“什么是價值”這個問題。
樓主可聽說過“世元”?和你說的“公元”有何差別?全世界的金融界銀行業(yè)為之努力了多久?怎么不成立?
因為黃金本來就是“世元”。所以,世元不是能不能建立的問題,而是要不要它的問題。
把元這種計量單位當成計量的實質(zhì)內(nèi)容,這就錯了。這就像人家問你什么是“電阻”?你回答,電阻就是歐姆。你覺得你回答了問題嗎?
用米、千克、秒這種物理學單位來類比貨幣單位,說明你還沒有認識到價值二字的本質(zhì),是樓主在認識論方面的嚴重欠缺的表現(xiàn)。前者是計量事實變量的,而后者是價值變量。事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zhuǎn)移,所以大家可以同一尺度;但價值是因人而異的,無法用同一尺度來計量。任何本位制的缺陷就在于它是要強行統(tǒng)一人的價值判斷,把好壞判斷當成事實判斷,把有無用當成了共識。建立“糧本位”和“金本位”的思路并沒有學術(shù)性進步。
糧本位的思想早在十幾年前就出現(xiàn)在《西方經(jīng)濟學的終結(jié)》一書當中,是作為貨幣經(jīng)濟茍延殘喘的補救措施提出來的。同時提出的還有“國土本位”和直達目標的“時間本位”等等。
糧本位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認定人與人的等長度生命是等價的,不論是要給全世界人找食吃的袁隆平還是一個自己種糧自己吃的山民,或者指靠別人養(yǎng)活才能生存的人,他們活著的每一分鐘都是等價的。
可以賦予這種觀點以道德高度,但這不是事實。事實情況是,人們對不同人的生命價值的判斷是不同的。袁隆平之類,大家都希望他長壽一點,因為大家覺得這種人活著的每一分鐘都發(fā)揮著比那個自給自足的山民大得多的價值。而只是指靠他人生存不勞而獲者,會讓人甚至是他自己都覺得活著多余。傳說當年斯大林要把在蘇聯(lián)養(yǎng)傷的林彪留下來,說他值一百個師。即使在家庭里,我們也經(jīng)常聽到說寧愿自己去死也要讓親人活下來的話。
二戰(zhàn)時期,為了能夠得到一個科學家從事軍工武器研究,國家可以不惜犧牲眾多的生命去得到他。我相信現(xiàn)在中國,如果讓人們在量子通信科學家潘建偉和一群電信詐騙犯之間做出不二選擇的話,大家一定會選擇留下潘建偉。
等等這些都揭示了“價值就是有用性”的本質(zhì)——一個人活著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有什么用,這才是他的價值。相對地,一個人不僅對于他人和社會無用而且有害的話,他的生命的價值就是負的。對這種具有負價值的生命,死刑就是對他的評價與處理方式。
人命等價只是一個道德觀念假定而已。進而口糧本位也僅僅是基于這種道德觀念的東西。當口糧不足以養(yǎng)活全體人類的話,讓袁隆平潘建偉活下來還是讓不勞而獲的人活下來,這才是能洞察“價值”的本質(zhì)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