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wswswz先生提出了價格、生產量、供給量、需求量之間的關系理論,分了七個時期構成一個循環(huán)。
七個時期一個循環(huán)如下:
第一時期,價格處在最高位(?)生產者愿意更多地生產,所以供給量(?)大大超過了需求量(?),造成了產品積壓和資金周轉的困難,由此引起價格的下跌。
第二時期,價格跌到次高位(?),因為產品積壓和資金周轉困難,部分生產者開始減少產量(?),但供給量(?)依然多于需求量(?),因而產品積壓和資金困難加劇,引起價格繼續(xù)下跌。
第三時期,價格跌到次低位(?),部分生產者開始停止生產,生產量(?)已經小于需求量(?),但產品積壓問題仍未解決,所以價格還會下跌。
第四時期,價格跌到最低位(?),大量的生產者開始停止生產,現(xiàn)有的生產量(?)和積壓產品(?)已明顯小于需求量(?),從而價格開始回升。
第五時期,價格升到次低位(?),部分停止生產的生產者開始恢復生產,但生產量(?)明顯小于需求量(?),所以價格繼續(xù)回升。
第六時期,價格升到次高位(?),生產者開始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guī)模,但新增的生產能力尚未形成,實際供給量(?)還是小于需求量(?),價格繼續(xù)上漲。
第七時期,價格處在最高位(?),生產者愿意更多地生產,新形成的生產能力開始釋放,所以供給量(?)大大超過了需求量(?),造成了產品積壓和資金周轉的困難,由此引起價格的下跌。
wzwswswz先生的假設是需求曲線不變,存在斜向上的供給曲線。在最高價格出現(xiàn)后的時期生產量最多——第一期、第七期;在最低價格出現(xiàn)后的時期生產量最少——第四期。
筆者對他的這七個期的有關內容提出質疑,要求他給出不同時期的價格、生產量、供給量、需求量等有關數(shù)據(在上文中標明括號,括號內有?)。但wzwswswz先生就是不肯填上數(shù)據,這使有關討論無法進行。
因此筆者發(fā)本帖請求wzwswswz先生填上有關數(shù)據。希望wzwswswz先生不要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