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窮人經濟學 新京報
在
首先應該承認,窮人自己對貧困的形成和積累難辭其咎。市場經濟中弱肉強食、優(yōu)勝劣汰是自然法則,貧困的一個重要來源是窮人自身素質的相對低下,包括知識水平、努力程度等等。而自身的貧困反過來又讓窮人缺少提高自身素質的能力,這其中的潛在邏輯就是窮人因為窮所以窮,陷入了納克斯所言的“貧困的惡性循環(huán)”。
但這種貧困循環(huán)很容易給人一種假象,即認為是市場競爭引致了貧困,貧困的形成是經濟學中“看不見的手”造就的。然而事實并不盡如此。經濟學中所言的市場是一個自由市場、公平市場,沒有“看得見的手”來潛在地控制生產和分配。但現(xiàn)實就是,窮人生來并不平等,而且在市場競爭中也不能擁有平等的權利。于是乎,《新約全書·馬太福音》中發(fā)出了這樣一句沉悶的聲音:“對已經富有的人還要給予,使之錦上添花;而對一文不名的人,即使有了一文,也要強行奪走。
讓富有的人更富有,讓沒有的人更沒有!边@就是發(fā)展經濟學中著名的“馬太效應”,用來形容正向反饋,即“富者越來越富,窮者越來越窮”。
所以說,貧困不是市場的產物,而是不公平的后果,富人對經濟資源配置的控制力是貧困的重要來源。正如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有“經濟學良心”之美譽的印度發(fā)展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在《貧困與饑荒———論權利與剝奪》中所言:“繁榮過程自身就有可能成為饑荒的誘因”。
經濟學的靈魂是自由和公平,這也是市場經濟蓬勃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因此,只有去洞察窮人經濟學,還窮人以“起點公平”,才是經濟學家履行社會職責的方向。就像阿馬蒂亞·森在《作為能力剝奪的貧困》開篇說的那樣,“貧困必須被視為是一種對基本能力的剝奪,而不僅僅是收入低下”。他的這一思想已經被聯(lián)合國機構接受并發(fā)展為人類貧困指數(shù)概念。所以,“劫富濟貧”的政策建議是對本不平等的窮人權利的再剝奪,這不僅有違人道主義的經濟學良心,也偏離了自由平等的經濟學主旨。
溫總理的經濟學觀是所有經濟學人自省的基準,惟有誠心誠意去關注窮人經濟學,市場經濟才會更加健康、和諧。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5-3-16 22:03:46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