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jù)基金經理的報告將對沖基金分為8類:
1、宏觀(Macro)基金:根據(jù)股價、外匯及利率所反映出來的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進行操作。
2、全球(Global)基金:投資于新興市場或世界上的某些特定地區(qū),雖然也像宏觀基金那樣根據(jù)某一特殊市場的走勢進行操作,但更偏向選擇單個市場上行情看漲的股票,也不像宏觀基金那樣對指數(shù)衍生品感興趣。
3、多頭(Long Only)基金:傳統(tǒng)的權益基金,其運作結構與對沖基金相類似,即采取獎勵性傭金及運用杠桿。
4、市場中性(Market-neutral)基金:通過多頭和空頭的對沖操作來減少市場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們的投資哲學與早期對沖基金(如Jones基金)最為接近。這一類基金包括可轉換套利基金;對股票和期指套利的基金;或者根據(jù)債券市場的收益曲線操作的基金等。
5、部門(Sectoral)對沖基金:投資于各種各樣的行業(yè),主要包括:保健業(yè)、金融服務業(yè)、食品飲料業(yè)、媒體通訊業(yè)、自然資源業(yè)、石油天然氣業(yè)、房地產業(yè)、技術、運輸及公用事業(yè)等。
6、專事賣空(dedicated short sales)基金:從經紀人處借入他們判斷為“價值高估”的證券并在市場上拋售,以期在將來以更低的價格購回還給經紀人。投資者常為那些希望對傳統(tǒng)的只有多頭的投資組合進行套期保值,或希望在熊市時持有頭寸的投資者。
7、重大事件驅動(Event-driven)基金:投資主旨是利用那些被看作是特殊情況的事件。包括不幸(distressed)證券基金,風險套利基金等。
8、基金的基金(Funds of funds):向各個對沖基金分配投資組合,有時用杠桿效應。
二、美國先鋒對沖基金研究公司(1998)則將對沖基金分為15類:
1、可轉換套利Convertible Arbitrage)基金:指購買可轉換證券(通常是可轉換債券)的資產組合,并通過賣空標的普通股對股票的風險進行對沖操作。
2、不幸證券(Distressed Securities)基金:投資于并可能賣空已經或預期會受不好環(huán)境影響的公司證券。包括重組、破產、蕭條的買賣和其它公司重構等。基金經理人運用標準普爾賣出期權(put Option)或賣出期權溢價(put option spread )進行市場對沖。
3、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基金:投資于發(fā)展中或“新興”國家的公司證券或國家債券。主要是做多頭。
4、權益對沖(Equity Hedge)基金:對一些股票做多頭,并隨時賣空另外一些股票或/和股指期權。
5、權益市場中性基金(Equity Market Neutral):利用相關的權益證券間的定價無效謀求利潤,通過多頭和空頭操作組合降低市場敞口風險(Exposure)。
6、不對沖權益基金(Equity Non-Hedge):盡管基金有能力用短賣股票和/或股指期權進行對沖操作,但主要是對股票做多頭。這類基金被稱為“股票的采擷者”。
7、重大事件驅動型基金(Event-Driven):也被稱作“公司生命周期”投資。該基金投資于重大交易事件造成的機會,如并購、破產重組、資產重組和股票回購等。
8、固定收入(Fixed Income:)基金:指投資于固定收入證券的基金。包括套利型基金、可轉換債券基金、多元化基金、高收益基金、抵押背書基金等。
9、宏觀基金(Macro):指在宏觀和金融環(huán)境分析的基礎上直接對股市、利率、外匯和實物的預期價格移動進行大筆的方向性的不對沖的買賣。
10、市場時機基金(market timing):買入呈上升趨勢的投資品,賣出呈下滑趨勢的投資品。該基金主要是在共同基金和貨幣市場之間進行買賣。
11、合并套利基金(Merger Arbitrage):有時也稱為風險套利,包括投資于事件驅動環(huán)境如杠桿性的收購,合并和敵意收購。
12、相對價值套利基金(Relative Value Arbitrage):試圖利用各種投資品如股票、債券、期權和期貨之間的定價差異來獲利。
13、部門(Sector)基金:投資于各個行業(yè)的基金。
14、空頭基金(Short Selling):包括出售不屬于賣主的證券,是一種用來利用預期價格下跌的技術。
15、基金的基金(Fund of Funds):在基金的多個經理人或管理帳戶之間進行投資。該戰(zhàn)略涉及經理人的多元資產組合,目標是顯著降低單個經理人投資的風險或風險波動。
三、盡管有以上許多種對沖基金的類別,但一般說來,主要是兩大類。
1、宏觀(Macro)對沖基金,最著名的就是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很多人都以為宏觀對沖基金是最兇惡的基金,風險最大,其實宏觀對沖基金的風險并非最大,一般只使用4-7倍的杠桿。雖然宏觀對沖基金追求投資戰(zhàn)略的多元化,但這類基金仍有幾個共同的特征:
A、利用各國宏觀的不穩(wěn)定。尋找宏觀經濟變量偏離穩(wěn)定值并當這些變量不穩(wěn)定時,其資產價格以及相關的利潤會劇烈波動的國家。這類基金會承擔相當?shù)娘L險,以期有可觀的回報。
B、經理人尤其愿意進行那些損失大筆資本的風險顯著為零的投資。如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投資者判斷泰銖將貶值,雖然無法準確預料具體貶值的日期,但可斷定不會升值,因此敢放膽投資。
C、當籌資的成本較低時,最有可能大量買入。便宜的籌資使它們即使對事件的時期不確定時也敢于大量買入并持倉。
D、經理人對流動性市場很感興趣。在流動市場上它們可以以低成本做大筆的交易。而在新興市場,有限的流動性和有限的可交易規(guī)模對宏觀對沖基金和其他試圖建倉的投資者造成一定的約束。新興市場對與離岸同行有業(yè)務往來的國內銀行進行資本控制或限制使得對沖基金很難操縱市場。由于在較小的、缺乏流動性的市場,無法匿名投資,經理人還擔心會被當作ZF或中央銀行交易的對立方。
2、相對價值(Relative Value)基金,它對密切相關的證券(如國庫券和債券)的相對價格進行投資,與宏觀對沖基金不一樣,一般不太冒市場波動的風險。但由于相關證券之間的價差通常很小,不用杠桿效應的話就不能賺取高額利潤,因此相對價值基金比宏觀對沖基金更傾向于用高杠桿,因而風險也更大。
最著名的相對價值基金就是LTCM。LTCM的總裁梅里韋瑟相信“各類債券間的差異自然生滅論”,即在市場作用下,債券間不合理的差異最終會消彌,因此如果洞察先機,就可利用其中的差異獲利。但債券間的差異是如此之小,要賺錢就必須冒險用高杠桿。LTCM在歐洲債市一直賭“在歐元推出之前,歐盟各國間債券利息差額將逐漸縮小”,因為德國和意大利是第一批歐元國成員,希臘也于今年5月宣布加入單一歐幣聯(lián)盟,于是LTCM大量持有意大利、希臘國債以及丹麥按揭債券的多倉,同時也持有大量德國國債的空倉。與此同時,在美國債市,LTCM的套利組合是購入按揭債券和賣出美國國債。
1998年8月14日俄羅斯ZF下令停止國債交易,導致新興市場債券大跌,大量外資逃離并將德國和美國的優(yōu)質債市視為安全島。于是德、美兩國國債在股市面臨回調的刺激下,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同時新興市場債市則暴跌,德、美國債與其他債券的利息差額拉大。
1998年1至8月,意大利10年期債息較德國10年期債息高出值A1的波動基本保持在0.20-0.32厘之間;俄羅斯暫停國債交易后,A1值迅速變大,更在8月底創(chuàng)出0.57厘的11月來新高;進入9月,A1變化反復,但始終在0.45厘上的高位;9月28日更是報收0.47厘,A1的增高意味著LTCM“買意大利和希臘國債,賣德國國債”的投資組合失敗了(希臘國債虧損同理于意大利國債);同時持有的大量俄國國債因為停止交易而成為廢紙;丹麥按揭債券自然也難逃跌勢。在美國,市債交易異;鸨瑖鴤p價增。
自1998年8月1日后,市場利率較10年期美國國債利息高出值A2大幅攀升;8月21日,美國股市大跌,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跌掉512點。同時,美國公司債券的拋壓同國債強勁的買盤形成鮮明對比,國債的利息被推到29年來低位,LTCM逃離持有的美國國債空倉被“逼空”。因此,LTCM在歐美債券市場上的債券投資組合上多空兩頭巨損,9月末,公司資產凈值下降78%,僅余5億美元,瀕臨破產的邊緣。(來源:對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