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幾乎所有的國內經濟學文獻都肯定了市場經濟對于經濟體效率的貢獻,而幾乎所有對市場經濟的批評都集中在諸如不公平性、盲目性、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等所謂的市場經濟缺陷方面,而不是對于市場經濟本身效率的質疑。
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代名詞,新古典經濟學是它的理論基礎。挑戰(zhàn)并否定新古典經濟學的,是兩位經濟學大師,馬克思和凱恩斯。一個是提倡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個是提倡ZF對經濟的干預,揭示了有效需求原理。
市場經濟這個概念是我們中國提出的,以區(qū)別于資本主義。最初我們是把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混為一談的。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92年黨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關市場經濟的觀點和主張,在中國經濟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中,地位突顯。那么到底什么市場經濟呢?
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學者們考證出是亞當.斯密最早闡述了市場經濟的概念。亞當.斯密在他的《國富論》中,提出了市場經濟的“無形的手”這一市場調節(jié)概念,主要意思就是市場運行規(guī)律會根據(jù)市場上供需關系而自然變化。
如果您覺得上述定義的概念并不是很直接,那么中國市場經濟的代表人物吳敬璉對市場經濟有一段更為直觀的描述。全國政協(xié)十屆二次會議開幕的當天,吳敬璉先生接受中央電視臺王小丫采訪。吳敬璉表示:“(ZF)大量投資確切地說是無效的投資,投到經濟領域,由此產生的后患是無窮的!蓖跣⊙締枺骸盀槭裁凑f是無效的投資呢?我們也看到城市正變得越來越漂亮,而且這些城市的地區(qū)生產總值在增加!眳蔷喘I回答:“那就得看你這個‘效率’指的是什么了,‘效率’從經濟學上說指的是單位投入的產出,不管你城市漂亮還是不漂亮,生產總值增長快還是慢,如果是大量地投入、少量地產出,這就是‘效率低’!
原來市場經濟就是追求效率的。怎么知道我們的行為是不是符合效率的要求呢,吳敬璉給出的標準是看投入產出比,換一句話講,即市場經濟就是要看企業(yè)的利潤,誰的利潤高,整個社會的資源就要分配給誰利用。這個判斷標準很有代表性,初看起來,這并沒有什么錯,難道不是說,企業(yè)的利潤越高,對社會的貢獻越大嗎?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企業(yè)利潤越高,對社會貢獻不一定大,甚至會出現(xiàn)國家越貧困這樣看似矛盾的現(xiàn)象,所謂市場經濟的高效率不過是一種假象,本文就為你揭露這種市場經濟的欺騙性。
為了論證我們的結論,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簡單的經濟學模型。我們生活的這個經濟社會,僅僅由二種產業(yè)構成,一種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一種是資本密集型產業(yè)。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生產服裝,全部由手工作業(yè)完成。資本密集型產業(yè)生產汽車,全部由自動化的設備生產,實施無人化操作。論證過程則以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為基本理論依據(jù)。無論是服裝還是汽車,它們的價格完全取決于凝聚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作為服裝廠雇傭了一百個勞動力,每年生產一萬五千件成衣,資本家用一萬件成衣支付工人工資,五千件成衣則是資本家的利潤,也就是剩余價值是五千件成衣,剩余價值率是50%。作為汽車廠也是雇傭一百個勞動力,生產出來的自動化設備能夠使用十年,十年內總計生產一百五十臺汽車,資本家用一百臺汽車支付工人工資,五十臺汽車則是資本家剝削的剩余價值,剩余價值率也是50%。
這個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有兩個經濟指標,一個是年利潤率,一個是剩余價值率。作為服裝業(yè),它的利潤率實際上就是剩余價值率,資本家按生產周期支付工人工資,如果生產周期是一個月,那么月利潤率就是50%,如果生產周期是一年,那么年利潤率就是50%,和剩余價值率完全吻合,對勞動力的價值的補償在一個生產周期內完成。作為汽車業(yè),利潤率和剩余價值率完全是不同的,它對勞動者價值的補償,不是在一個生產周期內完成的,而是在設備的壽命周期內完成。然而對于汽車業(yè)的資本家來說,由于勞動是一次性投入,所以對勞動者的價值補償必須一次性完成,此時資本家每年只能拿到十五臺汽車,并且其中有十臺汽車用于固定資產折舊,所以汽車業(yè)的年利潤率只能是5%。
一個經濟體是通過利潤率還是剩余價值率控制經濟結構,對于服裝業(yè)完全是相同的,但是對于汽車業(yè)意義完全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追求的是這個社會的效率最大化,追求的是整個社會的財富總量,那么我們只能用剩余價值率決定社會資源的分配。如果我們追求的是個體效率的最大化,那么我們就要通過利潤率決定社會資源的分配。當我們選擇利潤率的時候,汽車業(yè)呈現(xiàn)一種畸形,汽車業(yè)資本家可能拿到的是社會平均利潤率50%的資本收入,但是汽車的價格完全不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價值論失效了,一臺原本價值十五萬元的汽車,因為資本家追求50%的年利潤率,它的價格高達五十萬元。所以這種情況下,汽車制造的成本非常之高,汽車業(yè)的生存空間被極大的壓縮,整個社會資源被人為的向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過度擠壓,經濟體呈現(xiàn)一種畸形增長,高端的資本密集型產業(yè)缺少足夠的發(fā)展空間。
這個現(xiàn)象就是市場經濟的典型特征,它實際上就是通過利潤率控制產業(yè)分布的,偏重于資金的時間價值,它永遠無法實現(xiàn)整個社會效率的最大化,所以我們看到在一個完全市場化的國家,類似于汽車這類的高端產品,成本非常高,沒有辦法實現(xiàn)健康成長。中國汽車的價格之所以低,原因在于這個價格體系是不受國內價格體系影響,而是受西方非市場化的國家價格體系的影響,是國際自由貿易的結果。
無論是利潤率還是剩余價值率,都有兩重屬性,一方面是反映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會財富的積累程度,社會性質不同,兩方面的作用就不會相同。作為反映社會積累的指標,為什么我們要看剩余價值率,不要看利潤率呢?因為利潤率是一種時間效率的指標,它只是在衡量一些短生產周期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效率時有效,但是對于固定資產比重很大的、固定資產使用周期很長的企業(yè)而言,我們完全不能做為判斷企業(yè)效率的標準。如果我們一定采用,那么資本有機構成越高、設備折舊年限越高的產業(yè),生產成本越高。相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產品,因為分屬不同的產業(yè),實際上是不能夠進行等價交換的,也就是價值相同,但是價格不同,所以我們說它是一種社會低效生產方式。中國改革開放的以來,我們大量發(fā)展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發(fā)揮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yōu)勢,依靠的是一支強大的農村勞動力儲備大軍。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利潤率和剩余價值率是一致的,所以不會產生價格和價值的嚴重背離,市場經濟不會對效率有較大負面影響。隨著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出現(xiàn)瓶頸,經濟結構面臨調整和轉型,那么這種情形下,我們再追求利潤率,顯然是行不通的。
我們的出路有兩條,一種是承認國際比較優(yōu)勢,承認西方國家對中國勞動分工的定位,繼續(xù)壯大我們在食物鏈底層的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放棄國有制企業(yè)和先進產業(yè),全面推行市場經濟;另一種是否定市場經濟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決定性地位,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xù)性,尋求向先進產業(yè)和資本密集型產業(yè)的轉型,不滿足于食物鏈底層的國際分工。沒有絕對好或絕對壞的模式,我們如何選擇,取決于國家核心競爭力和國民素質等客觀條件制約以及國家整體戰(zhàn)略的要求。如果是后者,那么市場經濟就是我們前進路上的最大阻力,我們不能借助于市場經濟“無形的手”,國家要在經濟指導上的有所作為,對資源分配施加影響,而不能用利潤指標評價企業(yè)效率、決定社會資源分配。